2012/8/8 9:08:00 浏览:796 来源:佛山家教网
学习方法往往被不少家长和学生所忽视,在他们看来学习不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吗?甚至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及家长也不清楚,孩子学习成绩好,正是运用了好的学习方法而这个方法如果不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的话,要想再上一层楼,那就很困难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想要孩子学有成效,就要让孩子学会学习。那么家长应如何进行指导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学习过程的指导
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上课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系统总结是一个完整学习过程的几个最基本环节,家长帮助孩子狠抓这几个环节,就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做到牢固地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并同时提高自己的各项学习能力。
学会制定计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孩子自控能力一般较差往往一玩起来就忘了时间,或者遇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电视或小说就容易着迷,不由自主地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使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要想自己的孩子实现学习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时间的浪费,开学之始就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制定计划要力求全面具体。除安排学习时间外,还要安排好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和睡眠时间,尤其应该给孩子安排好看电视时间 ,看看新闻联播、科技与生活、社会广角、焦点访谈等节目。这样能使孩子振奋精神,保持旺盛的精力,学习生活丰富而生动,有利于孩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计划一般可包括以下部分:
全学期的总目标要求和闪击战安排;
分科学习的目标要求和时间安排;
为了配合课堂学习,进行自学或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
具体的每天学习时间安排,每周及每月的计划。
由于各个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不同,制定计划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孩子的特点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制定了计划要定期检查,及时调整,严格要求,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习活动。
2、学会课前预习。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使孩子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做好细致的预习,可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些问题上,等到听课是就能心中有数,集中精力对付新课中重点和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及时消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做好课前预习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是一个人一生获得大量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库,能够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犹如给人提供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预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己独立地学习新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听课是,就可以检验自己的了解是否正确,发现老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了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从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了解。长期坚持下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
怎样预习呢?
①找出新课着要理解的新概念,巩固、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暂时理解不透的内容,可记录下来。
②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如新概念有几处?思路是什么?对新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③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弄不清或需要讨论的问题,做出记号。
④尝试做一做课后习题,在对预习新课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看看能否作出,借以检查预习的效果。如做不出,上课时要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力求当堂找出解题的方法。
要想提高预习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预习应按老师的要求、自己的学习状况,学科的特点预习;二是预习时不宜全面铺开、面面俱到,这样时间得不到保证。三是应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区别对待。个科学习拔尖的,遇到时间紧而且自己又擅长的学科,或不是重点的章节,可以不预习或做一般性预习 ;学习不理想的,应从一两个学科入手,尝到甜头,取得经验以后,再逐步展开。
3、学会专心听讲。45分钟的课堂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老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依据课文的重点难点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讲解,启发学生领会掌握。许多优秀学生的经验也表明了,只有牢牢地抓住课堂45分钟,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怎样才能听好课呢?
①做好课前准备。包括:⑴心理准备。每一堂课的环境,上课时的心理状态,都是变化的。听课者心理状况如何,不仅会影响,甚至会决定整整一节课的学习效率。应当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意识到自己既是课堂学习的组成部分,更是推动课堂学习向纵向发展的原动力,意识到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互为依存的。⑵物质准备。要准备好课堂学习所需的各种文具,以免因未带或找不到而影响听课。
②提高棵时应紧随教师上课的思路,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预习中弄不懂的问题,认真听讲或做实验,力争当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听讲时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一节课的开头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概括上节课的内容,列出本节课的新课题而结尾则是一节课的高度概括或总结。若刚上课心理安定不下来,不 注意听,根本就不知道这节课的重点和要注意的事项;而快下课时,又惦记着课间十分钟干什么,甚至做作业都不清楚,怎么能够提高成绩呢?
③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记笔记的过程也就是 加深理解、加深印象、加深记忆的过程。记笔记要有重点,应一边听讲,一边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将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和典型事例以及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摘要式地记录下来,以便课后复习和独立作业。
④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老师提问,应积极发言。若提问其他同学,应想一想那个同学回答的是否正确,不对的,错在哪儿?这样有利于自己学习的提高。老师举例讲解时,应思考老师举例的用意何在?例题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等等。课堂上一时来不及想的问题,记下来课后解决。
4、学会及时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要复习,通过复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起到巩固的作用。根据遗忘规律,人们学习的材料在第一天要遗忘近70%,当天复习就是赶在大量遗忘之前复习,使学习的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怎样复习呢?
①把笔记和课本对照起来看 ,从中找出重点;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所学的每一个基本概念,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②对一些重要的而又需要记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尽可能通过了解加以记忆。
③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要反复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及时请教老师、同学,不留缺漏。
5、学会独立作业。独立作业是孩子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灵活过分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形成和掌握一定的技能。因此要求孩子务必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应在课后复习之后完成。先复习、后作业,是许多优秀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复习是对知识的把握和巩固,作业是对知识的运用和综合,复习是作业的基础,两者不能前后颠倒。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保证质量。家长应注意指导孩子纠正在做作业时磨时间,打消耗战的毛病,按照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帮助学生多快好省地完成当日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不至于影响其他环节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使学习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6、学会归纳总结。学完一个章节或一段时间后,应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这是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括化,使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练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孩子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记忆知识和更灵活地运用知识,而且可以发展智力,促进孩子更快地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总结一般分单元总结(即学了若干章或某类教材后的小结)和阶段总结(即分别在月、季度、期末的小结)。总结要在系统复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年个先以教材为依据,参照课堂笔记、作业、相关的辅导材料,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揭示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运用表格或提纲的方式将其高度概括整理出来,以形成一张知识的网络。这样既可以强化并方便记忆,又能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可适当做些习题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