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11 14:27:00 浏览:538 来源:佛山家教网
我们常常听到父母们有这样的抱怨??
“我们家孩子顽皮得要命!一点也不听话!”
“是啊,不管我怎么教导,她就喜欢事事跟你对着干。”
“现在那么小就不听话以后长大了该怎么办啊?”
“宝宝是不是在‘变坏’呀,这可怎么办?”
其实,父母的担心有点杞人忧天了。幼儿心理学家们研究证明,宝宝两岁以后,由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主选择性, 喜欢说“不”、“我就要……”等,这个时候无论你多么有权威,只要不对他的胃口,他就会反抗到底。所以宝宝的这些行为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变坏”的征兆。父母应首先认清这一点。对于宝宝的反抗行为和想法以一种尊重的态度来看待。如果父母们能够想到宝宝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表达自我想法的一种方式时是否更能容易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解析宝宝的“反抗”
1. 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
随着宝宝体格的快速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也逐渐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去做新的事情。但很多家长由于害怕宝宝受伤等原因,都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于是宝宝就会产生了反抗的情绪。
2. 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最早的时候宝宝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而在宝宝两岁后,他们可以渐渐分清哪些事情是别人让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因此在他们刚形成这样的思维时,对于表现自我的态度也变得异常的顽强。但这种表现往往与成年人的规范相抵触,进而让宝宝产生了挫折感,最终导致宝宝的反抗行为。
3. 宝宝自我情绪控制的不成熟
对于没有经历过很多事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感到不满,就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吵嚷、哭闹通常是他们主要的宣泄方式。而父母们就认为这是孩子们在无理取闹,是他们反叛的表现,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对他们,从而导致了宝宝的反抗行为。
治理“逆反”宝宝
面对宝宝的反抗,父母不能一味地去反对和制止,只有正确了解宝宝反抗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要知道父母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直接会影响到宝宝的成长,所以面对“反抗”宝宝,您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1. 理解宝宝、尊重宝宝
在宝宝开始喜欢跟父母说“不”的时候就是他们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宝宝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要求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父母对宝宝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要以平等的姿态来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有选择的余地。这样做会让宝宝觉得你们尊重、他,维护了他的自尊,也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2.对宝宝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对于宝宝必须做而且完全能够做到的事,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孩子执行;而对于那些不必要的且宝宝不愿意去做的事就不要强行要求他们。在宝宝玩得开心的时候,父母千万别打扰他们的兴致;要是宝宝确实做的不对,父母在制止他们的反抗行为时,在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的情况下,也要适当地放孩子们一马。这么做也许会给大人带来一些麻烦,但相对于宝宝人格健康发展的回报来说这点让步是非常值得的。
3.相信宝宝,满足其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对于宝宝的好奇心,父母们应该给予支持,千万不要对宝宝过度保护或是包办代替,这样会使宝宝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机会,也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心理。对于宝宝的能力父母要给予充分的相信和肯定。当宝宝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困难,父母要尽量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这样宝宝在体会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能减少和父母的对抗。
4.同时满足宝宝独立与渴望保护的需求
宝宝之所以表现出顽强的“反抗性”其根本原因是想独立。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与父母作对,但宝宝的内心仍然需要您的情感支持和适时的鼓励。在放手让宝宝独立做一件事时,父母可以首先判断一下他能多大程度上完成这件事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在没有人身危险的前提下,让宝宝自己去做。如果宝宝正准备做的事情可能危害到健康的时候,父母必须果断地制止,并用其他一些没有危险性的活动来代替。让宝宝在享受到独立感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父母对她们的关爱,这样也会减少宝宝反抗情绪的发生。
5. 与宝宝有足够的交流
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宝宝由乖巧向淘气转变的时候,在心理上不应该有担忧和烦恼,这些都是宝宝成长的一个过程。但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不管不问,这样做的话那么宝宝可真的要成为坏孩子了。父母要给宝宝比以往更加多的宽容、关爱以及交流。耐心倾听宝宝内心的想法,了解宝宝的需要。问问宝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宝宝对父母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