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教资讯 佛山

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三法

2012/3/3 9:47:00 浏览:902 来源:佛山家教网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形成自觉、广泛的阅读习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根据多年的探索和总结,笔者认为,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在有声诵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诵读是阅读的基础。诵读时,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要同时活动。通过有声诵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不经意之间对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周密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此,教师首先要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让文章中蕴涵的感情的潮水在诵读中奔涌出来。学习《最后一次讲演》,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在集会上闻一多先生的心情:对革命死难者李公朴表示深切的悲痛;对反革命的刽子手国民党反动派表示刻骨的愤恨。学生的情感在这种不断的诵读中得以加强,体味也更加深刻。其次,营造感染学生的氛围。在阅读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来。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时,让学生在感受到大革命气氛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革命风暴来临时的激越。再次,教师要诱导学生反复朗读内容含蓄的文章,重点是对词、句的品味。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结尾这样写道:“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课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大约”和“的确”的深层含义,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便明白这两个词看似矛盾,其实反应的却是孔乙己真实的命运。
  综上所述,在教学有声诵读时,教师要让学生阅读课文,抓住那些凝聚作者情感的,闪烁作者独到感受的精华文段、重点语句、关键字词进行细细品析。这样既可以在字、词、句的咀嚼中领略作者遣词造名的功力,体会其用法的精妙;又可以更深、更全面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思想,语言的风格等,达到对文章“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认识效果。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
  二是在师生互动的优化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提倡“10+35”的课堂模式(45分钟的课中,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力求做到少讲精练,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如教王安石的《伤仲永》一课时,教师最后总结说:“本文的作者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王安石认为,仲永正是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才导致了才能的衰退。你们说后天的教育对成才真的那么重要吗?成才的关键是什么?”刚问完,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教学氛围异常活跃。此刻,教师不急于与学生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对“成才的关键是天资聪慧还是后天教育”这一问题分成两种意见展开讨论,看哪种意见有道理。持天资聪慧是成才的关键的同学举例证明:“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的痴呆儿聪聪没有学过音乐却能上台指挥交响乐演奏。这不是他有这方面天份的原因吗?可见,天赋是成才的关键!”而另一方也提出了小学课本里曾有过的童第周,反驳道:“童第周在学校里曾因考试不及格差一点被赶出学校,后来经他勤奋刻苦,成了有名的生物学家。还把当时生物界的尖端课题攻下了,实现了他‘外国人能做的事中国人也一样能做’的愿望,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这不说明后天教育(努力)在成才中的重要性吗?”在争论中双方都做到了观点明确、论据确凿,有一定的思辩水平。这样教与学的过程中,潜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但仅凭几节语文课,就想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这是很难的,也是不可能的。有人曾说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促进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既要带领学生直接走进生活去体验、感悟、印证。要教育学生一个大语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还要广泛涉猎、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会有阅读能力提高的可能。鲁迅说过:“大可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对这一点是有着广泛的共识的。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就充分体现这一点,并作了规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在“名著推荐与阅读”中列出了多部古今中外名著。
当然,教无定法,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只要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4  佛山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19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